全国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培训在广东举行
发布时间:2019-09-10 20:35:52 / 浏览次数:

        南粤的九月凉风习习,9月1、2日,由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主办、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承办的“2019年度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培训”第3期顺利举行。来自全国30个省市地区、134家高职院校的平台工作负责人、技术人员共226人参加培训。教育部职成司高职发展处杨剑静作开班动员,全国诊改专委会委员杨应崧、何锡涛、刘勇琪、张晞作专题讲座。开班仪式及首日培训会议由全国诊改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平台组组长王毅主持。
        开班仪式上,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副校长朱小平致欢迎辞,代表学校向教育部及全国诊改专委会对我校的信任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对各位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校该坚守高等职业教育34年,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不动摇,不断提高办学水平的发展历程。


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


        教育部职成司高职发展处杨剑静作开班动员。她首先结合实际,全方位解读了“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介绍了状态数据工作开展的时代背景及政策依据。她指出当前时代在变,职业教育在变,数据管理工作也要变。各高职院校应正确认识形势,做到“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
        她强调,各高职院校要用数据说话,首先要在“建”上下功夫,要将数据应用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使人才培养状态“大数据”全面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其次,要在“用”上动脑筋。她指出:“数据是基础,分析是关键,应用是价值”。获得数据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要正确地分析数据,有效地应用数据,实现对学校各项状态的准确把握,并做好预判。最后,要做到在“变”中求发展。她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要“变外部问责为内部问责”。学校要对诊改和数据采集工作担负主体责任,在数据采集工作上做到主动采集、自我服务、诊断改进。二是要“变分散为系统,变数据为咨讯,变阶段性为常态化”。学校应建立大数据价值观,将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真正建立起常态化的管理机制。 


以“诊”促融 以融促用 以用促建 以建促变 


        全国诊改专委会主任委员杨应崧作《以“诊改”为动力 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专题讲座。他介绍了“诊改”与新工业时代的关系,并指出了“诊改”工作对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他强调,在当前风云变幻的世界形势下,各高职院校更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育质量唯一坐标体系。最后,针对信息化建设所遇到的共性问题,他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一是要明确目标,即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目标是建设运行智能化校园。二是要扫除信息孤岛,建立“元数据中心”,实现技术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三是要以服务师生员工为宗旨,使每个人成为信息化建设的参与者、使用者和得益者。四是将网络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与管理,使诊改成为常态,促进管理模式、工作方式、教学形态及办学形态的良性转变。


做好平台复核 扎实推进"诊改"


        全国诊改专委会委员、平台组副组长何锡涛作《理解复合内容 发挥平台支撑作用》专题讲座。他指出数据平台工作已进入复核阶段,各高职院校应按规划要求和实际节点扎实推进工作。
        他提出复核工作的两个重点,一是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与运行。二是学校平台对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支撑情况。他强调,学校应按智能化要求对平台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平台架构应实现实时、常态化支撑学校诊改工作的功能。他指出职业院校诊改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以教育部提供的平台为基础,构建一个共享的、标准化的数据中心,建成“先进、高效、实用”的校本数据管理系统。
        最后他提出“一核心三转变”理念,即,平台建设应围绕如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来开展工作。同时,要积极从技术驱动向育人为本转变,从碎片化建设向系统建设转变,从脉冲式应用向常态化应用转变。
随后,全国诊改专委会平台组成员刘勇琪、全国诊改专委会委员张晞,分别对2019年状态数据平台网络版及云版进行了理论讲解和交流互动。
        会后,全国诊改专委会平台组技术人员就2019年状态数据平台网络版及云版进行了实操训练。全体学员进行上机操作。
        另悉,9月3、4日,“2019年度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培训”第4期在该校广州校区举办。(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供稿)